2023-04-16 10:32:01
俄乌冲突如今已经进行了三周,而且现在的局势和冲突之初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平的呼声才是主流。就连在冲突之初一直拒绝进行谈判的泽连斯基也有了态度上的极大转变,甚至同意讨论领土问题。
此外,欧洲的态度令人捉摸不透,其在欧洲选举官员协会近期的一次投票中,并没有通过立陶宛发起的把俄罗斯与白俄罗斯驱逐出协会的决议,立陶宛只拿到了9张赞成票,大多数成员都不希望驱逐俄罗斯,因此,立陶宛方面单方面宣布了退出该协会。
立陶宛上蹿下跳
立陶宛和俄罗斯多年来并不好相处,虽然当年同是苏联成员国,但他们和俄罗斯之间有几百年的争端,也是最先退出苏联的成员国之一,他们和俄罗斯之间无法没有争议。这次的投票闹剧只是一个缩影,在反俄这个问题上,立陶宛几百年从未变化。
但俄罗斯实在是太强大了,立陶宛完全无法正面和俄罗斯交锋,因此他们只能全面倒向美国寻求庇护,从这个角度可以解释很多立陶宛做出的离谱事情。
欧洲转变明显
从这次投票可以看出,欧洲各国对于俄乌冲突的问题其实态度相当暧昧。虽然在舆论上,他们都在声讨俄罗斯,但却没有太多实际行为。结合欧盟方面近期和中国的互动可以看出,如今的他们可能才是最希望战火停止的一方。
从冲突爆发到现在短短几周内,欧洲能源价格暴涨,而欧洲就是受影响最大的地区。不同于美国在中东和南美有诸多小弟,欧洲各国现在甚至需要高价从美国手中购买能源,利用俄乌冲突,美国又完成了一次对欧洲的“收割”,也难怪他们的心态出现了变化。
立陶宛代表不了欧盟
立陶宛在近期非常活跃,因为近期孟加拉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对制裁俄罗斯的提案投了弃权票,他们甚至开始了对孟加拉国的制裁,原定援助孟加拉的疫苗也被停止。但孟加拉人对此却无动于衷,反而支持自己的国家选择中立。
立陶宛对俄罗斯的态度和欧盟对俄罗斯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欧盟和俄罗斯之间其实在二战之后就没有什么直接的利益冲突,反而相互合作可以赚更多的钱,尤其是在能源问题上。但立陶宛无论是意识形态也好,历史因素也好,都注定他们和欧盟的立场不会相同。
免责声明:本文由《日月探索》原创创作,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观察者网